回到頂部

情係九天 終其一生——“兩彈一星”元勳楊嘉墀

CCTV節目官網-CCTV-10 新中國工業檔案文獻展 來源:央視網2019年01月09日 13:59 A-A+

楊嘉墀(1919年7月-2006年6月11日),男,中共黨員,中國江蘇省吳江縣人,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制專家、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,“兩彈一星功勳獎章”獲得者,實踐系列衛星總設計師,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,儀器儀錶與自動化專家,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,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,中國科學院院士。參與制定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,領導和參加了衛星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研製,也是國家高技術863計劃倡導人之一。

  

1

他生於1919年7月16日,1937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機係學習,畢業後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電機係任助教。1947年,他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應用物理系留學,獲碩士和博士學位,先後在美國麻省光電公司、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物理系任工程師、副研究員;回國前,任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。楊先生在美國工作期間,對儀器、儀錶研製有所建樹,試製成功生物醫學用快速模擬計算機、快速自動記錄吸收光譜儀(被命名為“楊氏儀器”)等生物電子儀器,並獲美國專利。1956年8月,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,楊先生毅然回國,投身於祖國建設。
 

1

1957年10月,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“伴侶一號”;1958年1月,美國人造地球衛星也相繼上天。人類吹響了宇宙探測的號角,楊嘉墀作為具有深厚理論根基的歸國自動控制專家,參與籌建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,率先開展了火箭探空特殊儀錶等方面的研究。
  

1

1963年,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在即,楊先生又被緊急調入原子彈研製行列,成功研製了一系列的核爆測量儀,成為我國首次核爆的功臣之一。此後,楊嘉墀主持研製的光譜儀和測量儀,又為我國首枚氫彈試驗和首次地下核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  

1

1

楊嘉墀長期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。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,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。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。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。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,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,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陳嘉庚信息科學獎。1999年被授予“兩彈一星”功勳獎章,同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。 2003年10月22日,楊嘉墀會見中國航天員。

860010-1119080100
1 1 1